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1600亿港元巨头放大招!药明生物拟分拆药明合联至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时间:2023-07-10 20:42:44    来源 : 读创

“药明系”又有大动作。7月9日,药明合联在港交所披露其上市招股书。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抗体偶联药物(ADC)等药物CRDMO(端到端一体化小分子药物医药外包)服务,在其背后有着两大千亿巨头的支撑——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若完成IPO,“药明系”旗下将拥有四家上市公司。

近几年伴随着营收快速增长,药明合联盈利能力却出现剧烈波动。在这一现象背后,药明合联与两大股东之间关联交易值得注意。

作为药明合联的关联方,药明生物在过去多年内对药明合联进行全方位降本,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成自身甚至也成为其最主要供应商。在今年一季度,药明合联对两大股东的采购比例接近2/3,庞大的关联交易也在拷问药明合联的独立性。


(相关资料图)

全球第二大ADC CRDMO服务商

市值1600亿港元的CRDMO龙头药明生物9日宣布,拟分拆其旗下生物偶联药CRDMO服务公司药明合联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据了解,药明合联主营业务为提供抗体偶联药物(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端到端CRDMO服务,服务涵盖抗体中间体和其他偶联生物药、连接子/化学有效载荷、偶联原液及制剂等研发和生产领域。

资料显示,药明合联是药明生物和合全药业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药明生物股权占比为60%,剩余40%由合全药业所持有。而合全药业则为A股CDMO巨头药明康德持股98.56%的子公司。从股权结构上,药明合联背靠了两大巨头。

按照招股书所述,药明合联历史可追溯至2013年。彼时,药明生物观察到与ADC及ADC外包服务市场相关的机遇,并在其BCD业务部内部开展ADC CRDMO业务,以研究、开发及生产ADC。

而由于中国ADC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药明生物成立ADC CRDMO业务,该公司的内部业务部。而在2018年,随著ADC药物市场的高速发展,药明生物在无锡建立一个单独及专用的ADC设施。

按2022年收入计算,药明合联是全球第二大从事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2020年至2022年占据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1.8%、4.6%和9.8%;而按截至2022年年底的项目总数计算,药明合联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偶联药物CRDMO。

据了解,截至2023年5月底,药明合联平台上承载的综合服务项目达102个,其中包括44个IND获批的项目和14个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的项目。自2022年起,10家就其ADC管线进行海外对外授权的中国公司中,有八家为药明合联客户。

招股书显示,药明合联此次募资将用于在新加坡兴建公司的生产设施,以及扩大公司在国内的抗体中间体产能,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能力。同时,用于有选择地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以扩大公司的技术平台及服务类型等。

两大股东成主力供应商

在财务数据方面,2020年至2022年,药明合联的营收分别为0.96亿元、3.11亿元和9.9亿元,其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77亿元和1.94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药明合联的营收同比增长303.31%达到4.88亿元,而净利润从2022年同期的0.36亿元增加至1亿元。

尽管营收利润稳步增长,但从上述数年看来,其毛利率却出现剧烈波动。2020年-2022年间,药明合联毛利率分别为8.4%、36.5%和26.4%,而在今年一季度,其毛利率又降至24.3%。

药明合联方面对此解释称,主要是由于2021年业务规模增长、生产设施增产及服务效率提高,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及毛利率,及抗体中间体生产方面的外包成本降低了2022年及截至今年前三月的毛利率。

而在这数年中,关联方身影也一直出现在药明合联前五大供应商中。

自2021年以来,药明生物便成为药明合联最大的采购方。在2020年-2022年三年中,药明合联自药明生物的采购金额分别为420万元、3170万元和4.44亿元,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5.6%、15%和39.9%。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对药明生物的采购金额则为2.17亿元,占比更是达到60.2%。

不仅如此,股东之一的药明康德2021年也出现在其前五大供应商行列。在2021年、2022年间,药明康德的供应金额仅次于药明生物,位列前五大供应商的第二位。这两间,药明联合对药明康德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330万元和1.33亿元,占比为11%和11.9%。而在今年一季度,药明康德供应金额为2390万元,占比降至6.6%。

也就是说,在2021和2022年中,药明联合向两大股东采购比例分别就达到了26%和51.8%,而今年一季度更是高达66.8%,几乎占据整体采购金额的2/3。

而药明合联方面似乎也在刻意避免与药明生物方面的关联交易。根据招股书显示,药明合联方面称,在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中,该公司对药明生物採购的原材料及相关服务应付总金额预计不会超过3450万元、3260万元及2130万元。

实际上,药明合联的关联方协议不仅涉及原材料采购,还包括药明生物向药明合联提供有关(其中包括)业务发展、公共关系、人力资源、资讯科技以及其他行政及一般支持服务等,以帮助药明合联降低成本。

甚至在办公场所方面,药明合联还在2023年与药明生物签订物业租赁协议,向其租赁一项位于无锡新辉环路11号2号厂房,总楼面面积约2690.5平方米的物业,作为生物技术相关耗材的组装线。不难看出,药明生物在过去多年不断为药明合联进行全方位降本,这同时也拷问着药明合联的独立性。

上市公司版图进一步扩大

随着药明生物此次分拆IPO,“药明系”的上市公司版图也进一步扩大。作为经历过纽交所上市、海外并购、退市、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医药合同外包龙头,“药明系”的医药资本版图已初具雏形。

具体来看,2007年,药明康德登陆美国纽交所,成为中国内地药品研发服务外包赴美上市第一股;2015年,药明康德决定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2017年,以生物制剂业务为主的药明生物赴港上市;2018年,以化学制剂业务为主的药明康德,50天闪电过会登陆A股,随后又快速登陆港股,完成“A+H”布局。

到了2020年,继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后药明系的第三家上市公司药明巨诺正式登陆港交所。公开信息显示,药明巨诺成立于2016年,由药明康德与Juno Therapeutics共同成立,是一家以CAR-T细胞免疫疗法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企业。此次药明合联的递表也意味着,具有明显“药明系”标签的上市公司有望扩容至四家。

不过,在今年6月,被视为由“药明系”操盘的科迪-B也登陆港交所。招股书显示,通和毓承实体持有科笛集团53.57%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通和毓承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机构,由通和资本与毓承资本合并成立。这其中,毓承资本由原药明康德风险投资部门独立而来,药明康德创始人兼董事长李革是其创始合伙人。

来源:中国基金报 记者:文夕

审读:孙世建

标签: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